厂商不如把营销费用省下来给消费者,这个逻辑不通的
@李杰灵:经常有网友说,厂商不如把这个营销费用省下来给消费者,这个逻辑看似有道理,其实狗屁不通。 首先我们得明确第一件事,商品的价格是价值决定的,而价值又体现在供需关系上,也就是说厂商哪怕把营销成本省下来了,也基本不会体现到售价上。以我爸种的黄金百香果为例,不管他 60 亩地到底是投了 40 万还是 400 万,里面包不包含营销费用,它的售价能按成本来定吗?不能,他得按供需关系来定,只要有人买,定再贵也不算贵,只要没人买,定再便宜都是贵。 回到我们熟悉的手机行业,苹果一年能拿走手机行业大部分利润,你觉得苹果公司会因为某年省了几十个亿的营销费用,或者省了某部分硬件的成本,把价格降下来吗?不会,因为它的定价逻辑是哪怕它卖一万多块依然能卖掉,也就是说售价并不由成本决定,而网友所说的营销成本也是一种成本。 话说回来,其实现实生活中,营销成本降低或者砍掉,非但不能让售价变低,还极有可能让一款产品售价变高或者直接死掉。大众消费品的成本逻辑是卖得越多,生产成本越低,卖得越少,成本越高,不通过合理的营销手段多卖一点,你想买的产品可能更买不到。 然后再来明确第二件事,公司的存在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部分人买得起的优衣库并不比极少人才能买得起的 LV 更高尚,无论是走性价比路线,还是走高端路线,又或者忽高忽低,本质上都是这家公司切入市场竞争的角度和策略。市场上所有商品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当高端稀缺的时候,你开公司切入高端赛道,成功的概率就高一些,当性价比产品稀缺的时候,你开公司切入平民赛道,成功的概率就高一些。有的花钱营销自己高端有实力,有的花钱营销自己性价比有良心,其实本质上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产品卖出去,我认为没有高尚低劣之分。 到这里我们还需要再明确最后一件事,就是一家成熟的企业,它的营销费用应该是可以精确测算的,也就是说投放多少钱能销售多少产品这件事有个大概标准,类似于网店投流,投到多少钱利益最大化,过了那个标准线边际效益就很低了,所以我认为目前市面上的成熟公司,应该都不存在浪费营销费用的情况,如果你经常看到某一个广告,那么存在一种可能,就是你其实就是它的目标客户,另外就是这家公司的营销手段很精准,每次都能触达你。 |
- 厂商不如把营销费用省下来给消费者,这个逻辑不通..
- 国内高端水果价格普遍在跌,原因很简单,就是供应..
- 工程师大姐遭遇婚托诈骗 31 万,上节目后还觉得对..
- 减肥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3 个月赔了 10 万”,爆火的生烫牛肉米线,开始..
- 我爸忘了所有事,唯独忘不了发脾气..
- 失控的芬太尼:药物滥用背后的权力、金钱与死亡..
- 随着 AI 的加入,能感觉到现在各个平台的内容质量..
- 一口气看完韩立的 217 年
- 人一旦加金融杠杆,本质上就变成了一个赌徒..
- “口碑 10 年最佳” 暑期档,票房只有 2023 年一..
- 曾经的基建狂魔也干过这种事
- 新加坡小学生霸凌他人被鞭刑
- 炒股就算了,场外配资属于找死
- 山东省审计报告披露:两市向505名死亡人员发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