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的历史上,老登和小登们的交锋不断被上演着
@家哥的小黑屋:科技向的好多企业走势,让我想起来 2019 年半导体的走势。 当时很多企业也走出来了创历史新高的走势。 不少分析师早早喊出了虚高,尾声,泡沫的口号。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他们说的很对,有些股票大涨 n 倍之后又大幅度下跌。如果真的是翻倍追高的投资者,那确实损失惨重。 但把时间拉长到季线,就能发现很多公司底部逐渐抬高,业绩也从 2019 年的预期,走到了预期步步兑现。 有几个真正的龙头,回调幅度比较有限,很多卖飞了的,再也没接回来。 更早的那几年,我还在券商的时候。当时投资者对互联网的态度也大体类似。很多覆盖传统行业的分析师一路喊虚高,一路望着互联网大公司上涨,终于把几家互联网巨头骂成了千亿万亿级别公司。 有人最近讨论 "老登与小登"。 对投资人来说,我们所面对的 a 股市场就是风格不断切换的市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有些年份这个策略强势、有些年份别的策略强势。 时而大家担心创新型企业能否真的成为世界顶级、时而投资者又觉得创新企业立刻就能成为世界顶级。 有点像青年人,喝酒吹牛聊 high 了,第二天就拥有全世界;遭遇现实挫折,又会觉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登们的阅历清晰地告诉他们,大量的成长型企业最终必然尘归尘土归土,不栽跟头才重要;小登们望着市场里各个成熟行业,被老登们占领的山头,则不免觉得 "人生难得几回搏"。 a 股的历史上,老登和小登们的交锋不断被上演着。 十多年前,一路看多互联网的小登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建筑建材有色分析师们对每天耍手机,泡论坛的新人们不屑一顾 —— 奇技淫巧一般的研究,哪比得上跟公司老板和分析师喝酒打牌呢? 价值投资风光无两的那几年,面对一个个新概念排着队证伪,20 多岁的小伙儿也学起了酱香型科技。 谁错了呢? 谁都没错吧,和美国那种不做科技根本不行,传统行业节节败退相比;和日本那种年轻人挤破脑袋去研究大商社、大手企业想比。 小登和老登各凭本事,都有机会。 这不正是中国经济的魅力所在么? 当然,纠结于小登老登,气人有笑人无,这山望着那山高,再有魅力的市场,也难赚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