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暴跌牛羊肉大涨,今年 “贴秋膘” 你吃什么肉?

haitao @ 2025年10月29日 生活

天冷贴秋膘,今天的秋膘贴得太没压力了。9 月份,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 19.59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2.59%,同比下跌 26.9%。10 月价格还在降,比如 10 月 24 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 17.73 元 / 公斤,比十一前又跌去 9.3%。对于 "大口吃肉",这是难得的好时机。

但对于养殖户,这可真是让人绝望的时刻。10 月全国猪价 5.77 元 / 斤,同比下跌 35.12%。仅仅 3 个月之前,生猪收购还见到过 "8" 字头,两个月前还是 "7" 字头,一个月前还是 "6" 字头,到了 10 月就 "5" 字头了。养殖户期盼着秋天天凉,十一和中秋双节促进消费,等来的却是全行业的亏损。

更离谱的是,牛羊肉却坚挺得很。比如 10 月 24 日全国批发市场牛肉 66.61 元 / 公斤,羊肉 61.98 元 / 公斤,买 4 斤猪肉的钱才能买一斤牛肉,买 3 斤半猪肉的钱够买一斤羊肉,同样是饲养的家畜,牛羊也有相当部分是谷物饲养了,可猪和牛羊的价格竟然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猪肉消费大国的我们,难道不爱吃猪肉了?与此同时,另一个疑问也浮出水面,同样是红肉,为什么猪肉能便宜到这个份上,难道杂食的猪吃的饲料比草还便宜?

事情当然还得从生产端讲起。今年的养猪业,成本控制上的确有很多炸裂的消息。据财报,2023 年,"养猪一哥" 牧原股份的全年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约还是 15 元 / 公斤,到了 2024 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便降到了 13 元 / 公斤左右,到了今年,成本继续下降,2 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 12.9 元 / 公斤,5 月降至 12.1 元 / 公斤,8 月为 11.8 元 / 公斤,9 月进一步降至 11.6 元 / 公斤。牧原股份 2024 年牧原股份猪出栏量 7160 万头,当年我国生猪出栏量为 70256 万头,养猪业,牧原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当行业巨头把成本一步步下压,整个行业在成本端感受到的无形的压力。

如今,据上市公司简报,牧原成本降至每斤 5.8 元,新希望生产场线降至 6 元以内,温氏股份也降至 6.1-6.2 元 / 斤。凭借着碾压式的降本,据统计,A 股 22 家生猪养殖企业上半年合计盈利达 200.4 亿元,其中,牧原股份以 105.3 亿元的净利润占到一半多,其净利润同比上涨 12 倍。牧原股份的财报一出,养猪圈一阵惊叹,要知道自 2021 年猪价大跌后昔日左右猪肉价格走势的猪周期几乎失效,价格一直低迷,偶有小反弹却从来没有走出猪周期的降价阶段。行情低迷,何以行业巨头能赚取如此多的利益。

价格不涨,养猪业还能赚钱,部分原因在于饲料价格下跌。玉米这两年价格时有波动,每年下半年都会有一波降价,但整体而言价格仍是走平的,豆粕则一直处于降价走势,但降幅也并未达到 "跳水" 的状态。对于猪价下跌,饲料降本的确起到一定作用,却很难和猪价巨幅下跌对应。

降本最大的秘密藏在饲料的配方里,背后则是 "科技与狠活"。中国土地资源不足以承载 14 亿人日趋丰富的食品需求,有限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口粮,植物蛋白主要靠进口的大豆,每年都要进口上亿吨的大豆,如去年的进口量是 1.05 亿吨。这上亿吨的大豆,既榨油、做豆制品,豆渣还用来喂猪。

长期以来,豆粕是猪饲料中不可或缺的蛋白质来源,但我国近八成的大豆需要进口,豆粕依赖成为行业瓶颈。自 2021 年,牧原与西湖大学在猪饲料领域合作,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豆粕的替代品,取得了显著成果。据新猪派调研,牧原集团的猪饲料中豆粕添加量已从行业平均的 13% 降到 5% 左右,未来有望实现豆粕用量到 3% 以下,甚至完全不用。目前,这项技术为每头猪降低饲料成本约 15 元,如果全行业推广,每年可以节约 2000 万吨大豆,相当于 1.5 亿亩的耕地。牧原的这项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并没有 "秘而不宣",全行业都在推广,颇有养猪企业饲料中豆粕的比例低于 5%。

牧原对饲料的改造似乎是一个隐喻,当行业唯带头企业 "马首是瞻",曾经全民散养的畜牧业完成了它工业化的蜕变。2016 年中国前 20 位养猪企业合计出栏量还只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 6%,如今已经超过了 30%。规模越做越大,养殖设施也离田园畜牧业态越来越远,十余层的养猪大楼,电梯运输、流水线饲料输送、换气系统调控空气,母猪、仔猪和育肥猪隔间饲养,一栋楼同时饲养上十万头。这是工农业结合的奇迹,连饲料也奇迹般地完成了生化合成。有了立体的,插向天空的空间拓展,束缚传统农业的家畜和土地的矛盾破解了,从此再无土地承载极限的束缚。

当然,目前 "上了楼" 的家畜还仅限于猪。家禽中的鸡,饲料转化效率本来就高,暂时还没有强烈的降本驱动。而作为反刍动物的牛羊,只吃饲料不吃草并不符合其生理习性,故而现有条件下 "上楼" 饲养还颇有难度。

但即便有 "楼上""楼下" 之别,牛羊肉价格四倍于猪肉也不是合理的现象。只能说大企业降本狂欢下生猪养殖业卷过了头。如今价格暴跌后行业陷入全面亏损,每出栏一头猪,养殖户就要亏损 200 到 300 元。而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依然高企,超过 4000 万头,远超正常保有量。不过,价格信号也开始发挥作用 —— 仔猪价格大跳水,中小散户基本停止了外购仔猪,或为下一轮的猪周期价格上升做出铺垫。

随着冬季来临,火锅、烧烤等消费场景增加,牛羊肉需求升温。草场资源匮乏,我们的牛羊肉,尤其是牛肉,约三成依赖进口。而近年来在我们的强劲需求下,海外市场的牛肉呈上涨态势,今年 9 月,全球牛肉价格攀升至 6.9 美元 / 公斤,连续四个月保持上涨趋势,达到自 1960 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较去年同期涨幅高达 10%。

大量进口巴西牛肉曾带给中国消费者的牛肉自由,也因为数量过于庞大,把价格推高了。当此时,窃以为既然是贴秋膘,不妨多吃几顿酸菜白肉。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