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聪明孩子,后来为什么渐渐落后了?
| 
 @游识猷: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聪明孩子,后来为什么渐渐落后了? 一项追踪近两万人的英国研究发现,那些来自贫困家庭、天资聪颖的孩子,虽然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能与富裕家庭的同龄人不相上下,但在进入中学后的短短几年内(11 至 14 岁),他们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对学校的态度会经历一场灾难性的崩盘。 这意味着,仅有 "聪明" 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孩子能否将天赋兑现为未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极其脆弱的时期 —— 从小学校园跨入中学校园的那几年。 而贫困家庭的孩子,更难度过这段脆弱期。 〰️〰️〰️〰️〰️〰️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源是 "英国千禧年队列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 MCS)。科学家们从 2000 年起,对 18818 个英国婴儿进行了长达 17 年的不间断追踪,记录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海量信息。 经过筛选和数据处理,科学家们最终锁定了两组背景天差地别、但同样聪明(认知测试排名前 25%)的孩子进行对比: 一组是 1392 名来自富裕家庭的优等生,另一组则是 389 名来自贫困家庭的优等生。 〰️〰️〰️〰️〰️〰️ 在 7 岁和 11 岁时,高能力低收入组与高能力高收入组的儿童在认知测试分数上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在 16 岁的全国性考试(GCSE)中,他们在获得 A 或 A + 顶级成绩的概率上出现了巨大鸿沟。 ▪️ 在 16 岁决定他们能否进入顶尖大学的关键数学考试(GCSE Maths)中,一个来自高收入家庭的聪明孩子,有 65% 的机会拿到 A 或 A + 的顶级成绩;而一个智力水平相当、但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这个机会骤降到了 40%。 ▪️ 在决定是否继续深造读 A-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时,贫困优等生比富裕优等生要少 21%。 这意味着,许多本可以冲击顶尖名校的聪明穷孩子,在 16 岁时就提前退出了赛道。 〰️〰️〰️〰️〰️〰️ 大约在 14 岁,也就是初二、初三的年纪,那些曾经对知识充满渴望的贫困优等生,开始大规模地 "厌学" 了。 他们会更频繁地觉得 "上学是浪费时间",更不愿意努力学习。 ▪️ 在 14 岁时,当被问到 "你觉得努力学习有多重要?" 时,62% 的富裕优等生回答 "非常重要",而只有 51% 贫困优等生同样回答 "非常重要"。 〰️〰️〰️〰️〰️〰️ 当一个孩子在学校找不到归属感和成就感时,他们很可能会到别处去寻找。有时,是到危险的地方。 进入中学后,这些聪明的穷孩子更容易 "学坏"。 他们会更倾向于认为打架、偷东西没什么大不了;他们更有可能交到一些爱惹是生非的朋友;甚至,他们最终与警察打交道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 在 14 岁时,贫困优等生报告自己朋友 "经常在学校惹麻烦" 的程度,要比富裕优等生高出 0.42 个标准差。这是一个显著的差异,意味着他们的社交环境充满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 到 17 岁时,大约 27%(接近三分之一)的贫困优等生,有过被警察拦截、警告或逮捕的经历。 而富裕优等生的这个比例,仅为 14%。 〰️〰️〰️〰️〰️〰️ 学业、态度、行为的全线溃败,最终必然会反映在孩子的内心世界。 14 岁时,聪明的穷孩子心理健康全方面崩溃。 他们会感到更不快乐,更不满意自己的生活,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从人群中的 "小天才",变成了角落里自卑、敏感的 "小可怜"。 在 14 岁时,贫困优等生的自尊水平,比富裕优等生低了 0.52 个标准差。这是一个中等甚至偏大的差异。 他们会更频繁地 "感觉自己很糟糕"、"讨厌自己"、"感到孤独"、"认为没人爱自己"。 〰️〰️〰️〰️〰️〰️ 是不是因为这些贫困优等生被霸凌了?研究者们也调查了这个问题,但答案却出人意料地复杂。 在小学,贫困优等生的父母确实认为自己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但奇怪的是,到了中学,孩子们自己却不这么报告了。 在 11 岁时,贫困优等生的父母报告孩子被霸凌的比例,比富裕组高出 15 个百分点。但同样在 11 岁,当直接问孩子们自己时,这个差距缩小到了 8 个百分点。 到了 14 岁,这个差距在孩子的自我报告中,几乎消失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们推测,可能不是直接的霸凌,而是一种更深刻的 "格格不入"。 当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流文化的中学时,他 / 她在穿衣打扮、兴趣爱好、假期经历等方方面面都可能感到与同学的隔阂。这种长期的、微妙的被排斥感,可能比一次直接的霸凌更具杀伤力。 〰️〰️〰️〰️〰️〰️ 这是一个 "完美风暴" 的形成期:学业压力陡增、人际关系重组、青春期激素波动、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以及因家庭背景差异带来的文化隔阂。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对于那些家庭资源较少、无法提供足够支持的贫困优等生来说,就成了一场几乎无法承受的灾难。 这项研究,讲述的是一个关于 "失去" 的故事。 社会失去了一批本可以成为栋梁之才的孩子。 而那些孩子,则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更加光明和广阔的未来。 | 
- 哔哩哔哩 B 站大会员年卡 + 赠品 96.25 元 一年一..
- 美的小米,正面开战
- 如何科学的买官卖官?
- 中国父母,正在养出最胖的一代小孩..
- 祝贺英伟达成为历史上第一家 5 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 “画大饼” 现在叫 → “空气支票”..
- 白酒信仰崩塌,中国老登喝不动了
- 在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级的 AI 加速算力 “淘..
- 中国最有钱 100 个人,搞房地产的,内地只剩一个..
- 小城市房价下跌的速度和幅度,真的超出人的想象..
- 茅台也顶不住了
- 诺基亚和英伟达勾搭到一起,背后是 2000 亿的大买..
- 猪肉价格暴跌牛羊肉大涨,今年 “贴秋膘” 你吃什..
- 失意的日子,我躲在上海野河边当钓鱼佬..
- 告别 “欢喜哥” 许绍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