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的消费,我的一些观察和感想
两个星期前,我去了北戴河的阿那亚 —— 说来惭愧,那还是我第一次去。酒店价格很贵,而且很难订到,整个社区的人特别多。虽然不是周末,海边还是人山人海,字面意义的 "下饺子"。所有看得到海景的餐厅、酒吧、咖啡馆都被占满了,晚上吃饭到处要排队,不管你吃的是社区食堂还是 "主理人小酒馆"。 我在微信上对一位好友吐槽:"谁说大家没钱了的?有钱又不用上班的人还真多,仿佛都跑阿那亚来了。" 对方回答:"喔,这不是放暑假吗?等暑假结束你再看看?" 作为一位学生家长,这位朋友耐心地告诉我:大部分家长会把年假集中到暑假期间去休,哪怕实在没有年假,也会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娃出去玩,又或者是让全职妈妈(注:现在已经比较罕见了)带出去玩。等到暑假结束,这些亲子游消费者就会暂时消失,直到寒假或下一个暑假归来。当然了,不止是阿那亚,所有离大城市比较近而且对体力消耗不太高的地方,都会挤满了亲子游消费者。 确实如此。上个月我在张家口的崇礼,翠云山是一个亲子游小镇,太舞是一个亲子游小镇,富龙是一个亲子游小镇,云顶是一个亲子游小镇,崇礼阿那亚也是一个亲子游小镇…… 到处都少不了儿童水上乐园、观光小火车、ATV 小赛车。所有的酒店和民宿都挤满了拖家带口的游客,我一个人显得十分不合时宜。 要在这种地方找到适合成年人的娱乐活动,几乎不可能:马场是给小朋友准备的,仅提供拍照慢走的骑行活动;水上乐园是给小朋友准备的,毫不惊险刺激;ATV 也是给小朋友准备的,坡度十分平缓,不需要什么驾驶技术。餐饮街上没什么像样的酒吧,就算有也不开门,因为众所周知,亲子游顾客不太会光临酒吧。翠云山小镇每天晚上有人表演二人转,我认真听完了,确认是全年龄向的内容。 根据我多年来沉迷休假的经验,中国境内只有一种度假酒店:亲子度假酒店。如果有室外泳池或屋顶泳池,那一定会是儿童泳圈、水枪和小黄鸭的天下。如果酒店组织活动,不管免费还是付费,绝大部分都会是亲子活动或儿童单独的活动。大型度假村附近一定会有几个适合亲子游的地方,例如儿童乐园或游乐场。假设某个季节小朋友来得太少,酒店运营方宁可关闭部分消费场所,也不愿只接待成年人 —— 这就是我去年经常遭遇的命运。 我好奇地询问一位有两个娃的朋友:"带娃出去玩的时候,娃在儿童乐园玩,你们自己玩什么?" 对方困惑地望着我:"什么?我们自己?" 我说:"呃,比如说,你们去哪儿寻找更适合大人的游乐项目或观光场所?" 对方摇头:"想多了,我们自己根本不需要玩。" 他说的是实话,这也暴露了我没有孩子、完全不接地气的事实。我的朋友当中,约有半数已经为人父母,其中很多还不止一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反复地告诉我:自己的消费和娱乐活动完全围绕孩子进行,无论孩子是三岁、七岁还是十二岁。哪怕孩子在住校,而他们自己有年假,他们也不会想着自己出去玩,首先是浪费钱,其次是没有这样的意识。 情况似乎很明显:中国普通人不是没有消费能力,但绝大部分消费意愿集中在孩子身上。旅游度假只是一方面,在其他大宗消费乃至小宗消费上,其实也差不多。即使有些家长确实希望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对外也得做出一副 "我自己不舍得花钱" 的姿态。在 90 年以前出生的家长身上,这种心态尤其常见;在年轻人身上似乎好一点,不过我也没有很多具体案例。 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我的一位家有小学生的朋友,在微信群里哀嚎:"开学交费,交得真猛!各位,结婚生孩子请慎重!" 一位没结过婚的朋友弱弱地问:"不是义务教育吗?能交多少钱?" 第一位朋友无奈地说:"您不妨自己生一个,等他上小学的年龄,自己体验一下。" 第二位朋友说:"别别别,我看你的样子就看够了。" 有趣的是,上述第一位朋友,其实是我认识的极少数 "有了孩子还重视个人娱乐" 的人之一,曾经多次只携带夫人或者独自一人出去旅游。不过,我觉得他能如此潇洒的原因,是家境殷实,而且是北京人,毫无后顾之忧;另外他长期从事互联网行业,思想总归开放一些。他曾多次在群里说:"如果不结婚不生孩子的话,一个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其实过得挺滋润的。" 我们反问他:"那你怎么十几年前就结婚生孩子了呢?" 接下来的场景在《孟子》里有记载:"王顾左右而言他。" 我由此产生了一个严肃的疑问:少子化究竟会对消费产生什么影响?从反面讲,既然大部分人早就习惯了只在孩子身上花钱,那孩子变少本身岂不是一个重大消费利空吗?从正面讲,很多人是因为孩子才不敢花钱,那孩子变少岂不反而构成了一个重大消费利好?不知道有没有经济学家认真研究过这个课题? 话说回来,最近几年我生娃的朋友普遍胖了很多(有男有女)。其中不止一个表示:"生娃了压力山大,暴饮暴食,胖了不少。" 这就是所谓的压力性肥胖,我之前也有过,后来是通过把自己饿到半死的方式解决的。每当我自己的小群里有人现身说法,就会引发一阵恐惧情绪,已婚未育的吓得睡不着觉,未婚的吓得不敢相亲。 不过也有乐观的。我的一位前同事(后来通过英伟达赚了不少钱)每次都豪迈地表示:"一切恐惧都源于金钱不足!回头我一定要搞出 12 个娃,每人都有家业,有专属保姆和保镖,到了学校也没人敢欺负。大家一定要勇于赚钱、勇于生娃,把自己的优质基因传承下去,族谱单开一页。" 我疑惑地问:"那你怎么到现在还一个娃都没有呢?" 对方回答:"废话,那当然是因为我还没赚到足够多的钱啊!" 我苦笑道:"所以你就贩卖盲目乐观主义情绪?" 对方爽朗地大笑:"总比贩卖焦虑好。诸位,日哭到夜,夜哭到明,能哭出个解决方案不?" 我说:"我就算有那么多钱,我也不生 12 个,免得他们多年以后打出狗脑子。" 对方以一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示:"那跟你有啥关系?他们打他们的,你又不参与。" 我不禁又想起了十多年前,北京青年戏剧节上,看过的一个 "都市情感题材话剧"。在话剧结尾,女主角面朝观众,声情并茂地说:"你们知道吗,对于女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事业,不是金钱,甚至不是感情,而是孩子!没有孩子,女人的生活就毫无意义!" 倘若今天有人敢在舞台上,不,敢在任何场合说这番话,肯定会被砸烂三次:第一次是被拳师,第二次是被广大父母,第三次是被广大吃瓜群众。当然,这种台词讲给我的父辈听,他们肯定很愉悦,因为他们至今觉得年轻人不生孩子都是自己作的,都是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玩游戏 —— 他们是认真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 |
- 短视频新赛道,年轻人去菜场捡菜,主打一个 0 成..
- 100 多亿把美团的利润清空,和美团平分外卖市场,..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 3800 亿元建设云和 AI 硬件..
- 年轻时,最需要领悟的事
- 经济这么差,六大银行为什么还能分红 2000 亿?..
- 离开格子间后,他们投身股市
- 美团想熄火,阿里不答应
- 两万一套的房子来躺平
- 北京四中天才少年背刺马斯克,疑窃 xAI 机密 “叛..
- 大盘重返 3800 点,你的股票账户赚钱了吗?..
- 云松书舍
- 同为中国古代三大天才诗人之一,李白和苏轼,哪一..
- 8 月销量大洗牌:“零问鹏” 前三,理想下跌、蔚..
- 600 分考生,流向 “职校小清华”
- 一张 AI 假照片,差点骗走 5 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