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明朝人写宋,总会露马脚

faker @ 2025年11月11日 读书

众所周知,《金瓶梅》明朝的书写宋朝的事。许多地方有仿古,但终究有蛛丝马迹:

地名,官名,美女的隐私部位。

小说里,潘金莲曾说句俏皮话:"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怎么不晓得?雪里埋死尸──自然消将出来。"

—— 我不是想说 "明初才有沈万三",而是:南京与北京。

明朝的南京,宋朝时叫江宁府和建康府;明朝的北京,宋朝时叫燕京(辽)和中都(金)。

宋朝的南京是应天府,如今的商丘;宋朝的北京是大名府 —— 而《金瓶梅》里有 "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显然这个南京是指明朝的南京,而非商丘。

这是地名。

然后,西门庆当官时,是 "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包括其他官名,什么" 理刑正千户"、" 守备"。还有 "锦衣卫"、" 掌刑千户" ,全都是明朝官职。

说到千户,《绣春刀》的观众一定都记得。

最关键的来了:

《水浒传》武大郎卖炊饼:为啥?

北宋的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仁宗庙讳贞,语讹近蒸,今内廷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

—— 为了避讳宋仁宗,宋朝的 "蒸饼" 是叫 "炊饼" 的,口语的 "蒸" 最好不要说。

《水浒》里,旁白有提到蒸鱼之类,但几乎没人口头说过 "蒸"。"蒸饼" 一律写作 "炊饼"。

可是《金瓶梅》里,说话时是不避讳 "蒸" 的:

"拿我吃的那蒸酥果馅饼儿来,与你姐夫吃。"

"我和应二叔吃,就把糟鲥鱼蒸了来。"

"迎春姐,你把这乳饼就蒸两块儿来,我亲看你娘吃些粥儿。"

——"蒸" 是可以公开说的。显然不是宋朝了。

最好笑的一个细节,《金瓶梅》前面照搬《水浒》时,武大郎还在卖炊饼。

但武大郎戏份结束后,下文出来的都是蒸饼: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玫瑰鹅油烫面蒸饼。

西门庆去找姑娘,看见姑娘的某部位 "肌肤纤细,犹如白面蒸饼一般,柔嫩可爱"—— 蒸饼。

武大郎:我这在宋朝为了避讳叫炊饼,你凭啥可以叫蒸饼?

还说你是宋朝?!

来源:张佳琦写字的地方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