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再这么打下去,餐饮商家可能要崩溃了

heiniu @ 2025年07月27日 行业

对于 2025 年,差评君有个感受:梦回十年前。

1 元奶茶,5、6 块一顿的中饭,14 块钱一堆串的烧烤,跟十年前的外卖百团大战比,丝毫不逊色。

最想要减肥的年纪,遇上最激烈的外卖大战,只能成为商战 "受害者" 。

相信各位差友多少也有点耳闻,在轰轰烈烈的补贴战役中,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 8000 万,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了 1.5 亿单。

以前每到星期四,都要警惕微信群里的 "疯狂星期四" 段子。

现在每到星期六,都要替血糖害怕,不会又是 "疯狂星期六" 吧?

看起来,这场外卖大战是多方共赢,美事一桩,大厂拿到增量,咱们获得实惠,商家有更多订单,骑手福利也有所提升。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近餐饮商家们集体炸锅,表示这事没想象中美好。

拥有近 400 家门店的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公开表示,外卖大战已经破坏餐饮生态。

其他知名餐饮企业也陆续站了出来,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也在呼吁让外卖回归理性。

带着疑问,差评君查了一圈资料,也在线上线下问了一圈餐饮商家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事。

毫无疑问,外卖大战给餐饮商家们带来了巨量的订单,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就提到,南城香单日总流水增长约 30~35%,总利润也差不多上涨了 15%。

但汪国玉也直接了当的指出:"钱多赚了,但我们高兴不起来"。

部分网友对外卖大战的了解,可能都源自网络段子,缺乏具象感知。

这么说吧,差评君之前在 "疯狂星期六" 去古茗体验了一下,才中午 12 点,就已经 1000 多单,完全不叫号了,店员一直只做柠檬水。

大家就围成一圈,谁手长谁就先喝。

类似的事,网上也有不少分享,有网友说, "疯狂星期六" 的茶饮店活出了一种慈善机构发救济粮的感觉。

这条评论获得了 1.2 万人的共鸣。。。

订单如同雪花般飞来,一列列挂在墙上,能呈现出一种窗帘般的形态,一个个人被 "埋" 在其后。

为了完成这些订单,很多店员做到崩溃,在店里大哭。

想想也是,虽然都是在上班,但从一天做 200 杯,变成一天做 1000 杯,可能人就炸了。

而在完成了巨大的工作量以后,会发现,好像自己不是越努力就越幸运的。

因为绝大多数店员每个月拿的是固定工资。

除了普通打工人,店主们也没好到哪去。

虽然单量提升巨大,但每单利润变少了,举个夸张点的例子,以前一天做 30 单就能赚 600,现在做 50 单才能赚 600 ,做 60 单才能赚 720 。

收入是多点,但真的「 赚 」 了嘛?

一些餐饮商家也向差评君分享了些数据。

一位浙江的餐饮商家告诉差评君,她店内一份意大利肉酱面,外卖卖 22.90,在补贴后,消费者最低只需实付 0.9 元 ↓ ↓

可能有人会说,不还有平台补贴嘛?算上补贴收入多少也有个十多块吧?

你别急,算上补贴,商家这一单到手的实际收入为,6.9 元,差不多就一杯饮料钱 ↓ ↓

多位中小餐饮商家告诉差评君,一些平台的满减、折扣活动的成本,大头都是商家在出。

有商家举例:"18 块钱的券商家承担 12 块钱,平台承担 6 块"。

包括也有商家告诉差评君,其实不少补贴活动,商家都会承担大头 ↓ ↓

同样的一份餐,堂食能到手 19 元,外卖大战前外卖到手通常在 12 元左右,而外卖大战下,最低到手就 6.9 元。

众所周知,外卖的利润远低于堂食,但在补贴之下,外卖进一步挤压堂食生存空间,稀释商家利润。

原本的餐饮,以堂食为主,外卖作为重要补充形式存在。

但以后会如何,说不好。

同样一份餐,堂食买 19 元,外卖买 10 元,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选,习惯了这种模式后,即便已经到店都会选择外卖下单。

经常用团购的用户应该对这个场景很熟悉,线下去任何餐馆,结账时都要先搜搜有没有团购活动,能省一点是一点。

西贝表示,在外卖大战阶段,外卖单量占比大幅上涨,从原本的 10% – 20% 涨了 40%;南城香也表示单日总流水在涨,但堂食并没有增长,部分门店甚至呈下降趋势。

当然,有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果不满现状,为什么不拒绝参加补贴,或者关掉外卖只做堂食?

你还真别说,我们园区附近有家小吃店就是这样。

"我们现在外卖平台都停掉了,不赚钱就不说了,高峰期,订单激增,骑手送不过来,用户拿到饭凉了,还给我们打差评"。

但这种店铺属实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店铺来说,没得选。

这么说吧,不参加就没流量,参加费力不讨好,两难。

"不开补贴,没有流量,店铺沉底,除非特意找,不然找不到"。

"大家都点外卖,堂食客流大幅下降,不做线上也是死"。

部分品牌加盟商家甚至直接没有选择权,参不参加,下不下架都是品牌说了算。

对于商家们来说,等消费者养成点外卖的习惯后,大家就得看平台爸爸的脸色吃饭了。。。

别管是什么全国连锁,还是个体店铺,让你卖多少就卖多少,商家丧失定价权,沦为平台的加工厂。

此外,消费是有惯性的,等大家习惯了用一杯水的价格就能喝上一杯奶茶的时候,你再回到原本的奶茶价格,很多人就会不喝或者减少消费。。。

也许让商家们担心的不是越发 "薄利多销" 的现在,而是这战继续打下去,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最近,外卖平台似乎开始了解倾听商家的吐槽了,不过具体的改变啥时候会有,还不确定。。。

竞争是催化行业进步的有效手段,但如果低价成为竞争的核心,未来到底是优胜劣汰带来进步,还是疯狂过后走向坍塌,没人能说得好。

抛开经济层面不说,整件事情,让差评君感觉有点难受。

创造美食的人无心创造,品尝美食的人无暇品尝。

商家琢磨如何最便宜的做出饭菜,消费者关心如何快捷填饱肚子,没人关心自己吃下去的是什么味道了。

来源:差评君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