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一辈子游戏
@寝取的史官:昨天板垣伴信离世了,享年 58 岁。58 岁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年龄,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应该都还没到能退休的年纪。板垣 20 多岁从大学毕业后就加入游戏公司,一直从业到离世,做了 30 多年。 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有点羡慕,扪心自问,其实自己没有好好想过游戏可以做到什么时候。环顾四周,在我认识的范围里,见过年龄最大的游戏开发者是 50 岁的程序员。也就这样一个独苗,其他别说 50,就是 40 岁朝上的都非常少见了。 大家离开行业各有各的原因,收入原因,家庭原因,或是开发工作不符合个人期望,等等等等,当然还有不少的人是因为在行业里根本找不到工作。不管什么原因,最终的结果表现就是在行业里坚持下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种不容易不仅有外部大环境的关系,更大程度上是从业者自己对游戏的热情不见。 游戏行业在全社会范围算是个比较高薪的行业,但在同样高薪行业如金融、互联网、AI 之类的横向对比中,游戏行业基本可以算是垫底的一个。见过很多从游戏行业转行去互联网的,去金融的,甚至还有去造电车的。尤其是那些觉得游戏行业高薪而钻进来做游戏的,基本都会在两年内转走,大部分转去了互联网行业。但反过来,从没见过这些行业转过来做游戏的。 换句话说,想挣钱,比游戏来钱的路子有的是,想舒服想稳定,比做游戏更舒服更稳定的工作也有的是。从业者选择去做游戏主要靠的是那股对游戏的热情。这种热情通常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建立了,还没见过哪个人说从小对游戏没兴趣,上了十年班突然越来越喜欢游戏,像转行去做游戏的,一个都没见过。 但热情这东西是有耐久度的,会在碰撞中被磨损,而生活和工作中对热情的磨损,无处不在。行业环境恶劣,高强度加班,产出反复被驳回,个人表达需求被压制,收入问题,生活压力,家庭压力,等等等等,磨损从来都不会缺席。 与此同时,游戏的作为一种内容行业,又会要求从业者不断学习和了解同业产品,如果对游戏的热情已经被磨没了,那靠什么支撑去玩别的游戏?硬撑着去玩只会磨损更多所剩无几的热情。 最终,人就被磨成了电子 ED 的状态。 前天有个高三学生的家长问我,说什么样的人适合去游戏行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游戏类型都会有不同人员需求,没有万能合适的人。如果是想一辈子扎在游戏行业里,自己不放弃,也不被市场挤走,那成为一个对游戏热情耐久度很高的人应该是个必要条件。 耐久度高的表现应当是长期能够从游戏本身中获得乐趣,不是因为周围人都玩所以我要玩,不是因为市场流行这个所以我要玩,不是我没钱玩这个没钱玩那个所以我只能玩游戏,只能是因为自己就是想玩。 至于如何获得高耐久度,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天生的吧,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