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达尼赢下纽约市堪比张麻子入主鹅城
|
@楚团长聊聊天:张麻子来到鹅城做县长,对着百姓们喊道:我来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他妈是公平。 电影里,老百姓们闻言一阵激动,扑通一声,齐刷刷的跪下来高呼:青天大老爷。 张麻子朝天开了一枪,怒喝道:站起来!不许跪! 电影的故事是编的,但纽约市,可能真的将迎来一位,致力于给市民们带来公平的 33 岁年轻市长。 在刚刚结束的纽约市长民主党提名竞选中,佐兰・曼达尼(Zohran Mamdani)击败了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胜选。 在纽约这样的深蓝城市中,民主党注册选民占纽约选民近 2/3,赢下民主党提名,几乎就等同于将走马上任纽约市市长。 佐兰・曼达尼能够胜选,打了很多人的脸。 安德鲁・科莫背后站着一众大佬,华尔街和富豪们都更更强于支持这位传统的建制派,仅布隆伯格个人就给他的竞选捐赠了超过 800 万美元,甚至连克林顿都公开支持他。在初选投票前,大多数媒体和政治观察家都认为科莫将是最后的赢家。 但最终,34 岁的曼达尼爆冷击败 67 岁的科莫,在投票几周前的预测市场上,曼达尼的胜算概率只有 7.5%,而科莫高达 92.5%。 这个结果令很多权贵们惊慌失措,美国李蓓比尔阿克曼就表示,曼达尼的当选会令纽约富豪们的集体出逃。阿克曼说,他和华尔街的其他人,准备投入数亿美元,在接下来的纽约市市长竞选中,阻止曼达尼成为纽约市长。 很多富豪们都与阿克曼站在一条战线上,表示将大规模的迁往税负更低的州(如佛罗里达、德州)。 曼达尼的竞选成功已经成为近期美国政坛最具争议也最引人瞩目的标志性事件,伯尼桑德斯就声称曼达尼的竞选 "鼓舞人心",赞扬他提出对富人加税的计划极具远见,"这是在对抗寡头政治和盗贼统治的斗争中迈出的一步", 曼达尼对富人们要离开的回应也非常强硬:你们走吧,我们留下来修复这个城市。曼达尼在竞选最后一晚对支持者们说:"不是修复过去,而是重建一个属于所有人的未来。" 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带,一个出生于乌干达的穆斯林裔社会主义者,即将展开社会主义实践,这或许是美国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拐点。 曼达尼的竞选纲领围绕一个问题:在这个城市里,普通人到底还能不能体面地活下去。他提出的政策,几乎全部围绕吃、住、行、养育和劳动者的体面权利: 1、住房公平 2、税收改革 对年收入超过 100 万美元者、大型空置地产与对冲基金加征总计 100 亿美元新税,并将新增税收用于资助公共服务和社会住房。 3、交通公益化 4、平价食品计划 5、普惠托育与婴儿福利 为 0-3 岁儿童提供免费托儿服务;为每个新生儿家庭发放 "婴儿篮",内含奶瓶、尿布、基础育儿用品。 6、劳动者权益 曼达尼胜选背后,有着清晰而坚定的民意结构。 18 到 34 岁的选民群体中,曼达尼拿下了 62% 的选票,在这个高房租、高负债、低工资几乎成为青年宿命的都市中,"对富人加税、为普通人减负" 的口号太有号召力了。 少数族裔与新移民也非常支持曼达尼,尤其是南亚、拉美、阿拉伯与非裔选民,在这些群体中,曼达尼的代表性本身就成为一种政治信号。在南亚裔选区,他的首选率超过 70%;在拉美裔社区,这一比例也超过了 55%。 很多媒体评价曼达尼本人是个 tiktok 专家,在网络上他也是一呼百应。一个名为 Hot Girls 4 Zohran(火辣女孩支持曼达尼)的 Z 世代社团的网络拉票,被视为是曼达尼胜选的关键之一。 曼达尼超过 2.1 万名捐款人中约 75% 捐款额不足 100 美元,资金来源以普通人为主。 换句话说,曼达尼的背后,不是某个大金主,不是某个精英圈,而是被高房价、高通胀、高焦虑压弯的基层结构本身。 民主党迎来了自己的政治新星,但是个社会主义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