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神话的神和魔
@李天飞大话西游:聊聊中国神话的神和魔,顺便探讨下讲中国神话故事时,如何处理神和魔的关系。 神话故事中神魔二元对立,这是全世界故事的普遍讲法,但是,什么是神,什么是魔,在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西方的所谓 "神" 和 "魔",都相对独立。也就是说,"神" 和 "魔" 中间调和度很差。最有名的自然就是撒旦,撒旦是和上帝作对的。魔戒里有索伦,哈利波特里有伏地魔,这些大反派,都是独立于正派之外的存在。 魔这个词,本来是梵语的音译,不是本土汉字。这个字也是汉代以后造出来的。"魔" 在印度的概念,就是 "破坏者" 的意思。所以按这个字本来的意思,可以有 "好的妖",但绝不会有 "好的魔"。因为魔的定义就是真善美的反面,就像不会有白色的黑一样。"魔" 这个概念,其实很宗教,甚至很形而上。 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很神奇地把 "魔" 这个概念给化解掉了。因为中国是个世俗社会,中国人并不喜欢讨论过于抽象的宗教问题。但世俗社会中,大家最关心的是现实身份和地位。所以在中国,比起讨论 "魔" 来,大家更喜欢讨论 "妖"。 所以中国的所谓 "魔",并没有那么清晰,更多的时候,是跟 "妖" 混在了一起。而 "妖" 不分善恶,只是一种身份标识。最典型的就是《西游记》,孙悟空上灵霄殿,前一分钟还是 "妖猴",后一分钟接受了册封,就立即变成仙官(哪怕是弼马温这样的小官)。神仙下凡就是妖。二十八宿的奎木狼、金银童子,在天上做仙官就是神,下凡就是妖,回去官复原职又是神(这里暂不讨论神、仙的区别)。孙悟空是个妖猴,但同时大家也承认他是 "太乙金仙""混元上真"。一个人物,可以神奇地把神、妖统一到一起。但你很难想象伏地魔被哈利降伏后,哈利说你来霍格沃茨当一个常务副校长吧。这在《哈利波特》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在中国故事里,它就如此神奇地普遍存在着。 中国人也会认认真真地说 "魔",但不多,这时候,往往是从心灵的角度而言。《西游记》里对孙悟空的称呼,一直是 "妖猴",唯独他闹天宫的时候,如来说要 "炼魔救驾",因为这时候你可以理解为他内心失去了约束。除此之外,西游记里各山各洞的 "魔王",其实都仅仅是 "妖" 而已。 "妖" 和 "魔" 的区别在于,妖也做出格的事,比如吃人,但是它不是为了做坏事而做坏事,而是出于它的生存或生活需求。妖吃唐僧肉,就是为了长生不老;妖猴反天宫,就是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这些生理上的、尊严上的需求,和现实中的人类是一模一样的。但魔做出格的事,是出自天生,是他的禀赋属性使然。 所以《哪吒 2》为什么不错,是因为它做了两个很好的处理: 第一,从向内的角度而言。天地元气分成灵珠和魔丸,魔丸之所以带个魔,意味着天生的、禀赋上的、心灵上的。哪吒和敖丙,本质上其实并不是类似关羽张飞的好朋友关系,而更像一个人心灵的一体两面。只不过为了讲故事,从哪吒身上外化出一个敖丙罢了。这个敖丙其实已经和原著被抽筋的敖丙没有半点关系。电影讨论的灵珠和魔丸,实际是同一个人内心的两个领域,或者也可以说同一个人的不同的两个年龄阶段。敖丙附在哪吒身上这个剧情,更是讲清楚了这一点:敖丙就是哪吒,是另一个不同侧面,不同年龄段的哪吒。 第二,从向外的角度而言,电影里 "妖" 的行事逻辑,更多是出于身份,出于社会阶层,出于生存或生活的需要。申公豹是妖不是魔,他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他曾经是十里八乡唯一的阶层逆袭者,而努力去适应上层阶级的规则。海底的妖族也不是魔,它们只是一些章鱼鲨鱼海蛎子海瓜子罢了。它们的行为,是为了生存,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无论申公豹还是海瓜子,它们都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这和《西游记》《封神演义》里的妖怪的行事逻辑都是一样的。 魔从心灵上说,妖从身份上说,这个区分,就是中国神话故事很普遍的特征。 中国本土神话故事的反派,如果总结起来,是 "体制外的、底层的、不肯服从常规秩序的、有能力的不安分人士"。这个特征和西方的 "魔" 大相径庭。因为 "体制外" 意味着他可以被吸纳入体制。"底层" 意味着他可以升入顶层。"不肯服从秩序" 意味着他的要求被满足后,也可以回心转意。举凡孙悟空、牛魔王、千里眼顺风耳、石矶娘娘…… 都符合这个特征。 中国神话的反派,从来没有想过推翻玉帝、元始天尊,另立一套宇宙秩序。最前沿的孙悟空,他想推翻玉帝,也只是临时起意,过一下瘾而已。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秩序,最在意的是自己在这套秩序里的地位。所以中国神话故事,一定是争地位,而不是争理念。 所以我有个论调就是:假如想讲好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至少在当下),有几个点或可留意,想得比较匆促,罗列如下: 1、尽量不要二元对立;不要设定一个具象的、天天想着毁天灭地的反派大魔王。哪怕他本来是好人,被魔化了,这个故事逻辑都不太合适。类似伏地魔那种,一连七集都跟他干。这是和撒旦战斗的模式,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折腾啥呢,给你个魔法部副部长干干还不行吗?也尽量不要把反派的产生说成被魔化了,中国人是很现实的,很难被魔化的。 2、无论神魔妖仙,故事里的人物在神界的身份、地位、阶层、名分,在故事中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为推动故事的主要动力。因为这是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千百年来争取的事情。不能脱离了这个去空谈人性、善恶那些虚的东西。也不是不能谈,可以用其他形式,中国神话并不是一个好的象征体系。 因为中国的神灵世界和西方的不一样,西方神的分工,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芙狄罗特是爱和美的女神等等,这些都可以直接投射到人性中来,甚至什么酒神精神,日神精神之类。但中国神仙就没这路玩意,中国神象征的都是具体的功能。你能说杜康精神,羲和精神吗?中国神仙体系,是为了整个宇宙秩序服务的,每一个神仙担当的是具体任务。你可以说羲和每天赶车做牛马,搞得很累,天天想罢工。也可以说杜康造的酒不好,一查原来是管乙醇的神吏下凡了,换了他哥甲醇顶班。诸如此类吧,一定是现实的、世俗的逻辑。 3、尽量不要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如果要具象化,应该把实际功能具象化。就好比如善、恶、爱这些抽象概念,哈利妈妈用 "爱" 给了他一个保护魔咒。这是因为西方人早就接受了美的女神维纳斯,嫉妒女神墨该拉这些概念,他们自然能接受 "母爱形成了保护魔法" 这种剧情。但中国神话肯定不是这么讲的,中国保护儿童的神仙也有,有送子娘娘,有痘疹娘娘,这些都是管具体事情的。你用爱给娃设一个魔咒,不如给娃一个 "辟近视丹" 来得靠谱。 4、如果必须要有二元对立,尽量放在个体的心灵中解决,也就是所谓战胜心魔,因为中国人非常重视内心的修炼。如果必须外化,反派可以是大自然本体。事实上,中国从上古神话开始,就没有魔的存在,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这里面有魔什么事吗?没有。中国神话里,反派通常是大自然本体,但大自然也显然并不是魔,人和自然互相妥协了之后,就好好过日子了。 |
- 江南皮革厂的黄鹤到底是谁?有没有带着小姨子跑路..
- 恒大的钱都去哪里了?烂尾楼解决了吗?一张图看懂..
- 牛市几个迷失心性的特征
- 《流浪地球 3》再不上映,移山计划就要成现实了!..
- 阿根廷经济一片大好,米莱奇迹已被公认..
- 晚点 LatePost 爆料字节要出「豆包手机」..
- 给外卖员送外卖,华强北小孩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 搜索引擎可能完蛋,但谷歌的广告费一分不少..
- 巴菲特再卖苹果:股票 “太贵”,不如换钱?..
- 对普通人来说,去掉了所有比学历更好的选项之后,..
- 两张图看懂这次峰会本质
- 于东来:有的人唱衰中国经济,说消费低迷..
- 如果穿越回 1997 年手搓一台 windows 掌机..
- 叔叔卸任 B 站法人,又被当成了一个大新闻..
- 至今为止,让你感到最荒谬的事是什么?..
- 亡命之徒
- 马云时代正式结束,蚂蚁集团完成权利重构告别 “..
- 回力男鞋运动鞋2025新款网面休闲鞋子 29.9 元包邮..
- 45 岁城市女白领,失业以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
- 库克和马斯克都没做错什么,但是历史把麦克风交给..
- 湖南湘西绿心猕猴桃大果5斤整箱 13.41 元包邮..
- 下半年市场不乐观的话,春节就是大逃杀了..
- 80 后与 70 后人口对比
- 原来还有不少朋友不知道,冬虫夏草早就被踢出保健..
- 中国 AI 情趣机器人,“杀” 向全球..
- 辛巴为何突然 “不播了”?
- AI 编造的信息正在污染中文互联网
- 【吴京代言】大窑嘉宾450ml*9瓶0糖汽水 19.9 元包..
- 【无穷】盐焗爆鸡蛋16枚 16 元包邮
- 工资少,落差大,985 文科硕士,逃离民办大学教师..